跳到主要內容

X02實戰報告:MS06小隊遭遇戰


試過幾回One on One,也試過2對2,也發覺RGM79太過OP(Over Power),要平衡一點,就來一次MS06小隊作戰,三台MG06對兩台RGM79。


場地佈置如下:三棟建築物,中間的是一個體育館、右邊的是一棟大樓,兩者都可以「飛」上去,而左邊的摩天大廈(比尐想像力XD),則用盡一回合的垂直移動也無法到頂。

已因應各機體的Power抽咭,數字代表行動順序,中間大骰子代表機體HP,兩旁的小骰子代表MS06的左右肩盾,RGM79有也一顆小骰子,也代表大盾。

由於這款舊模型的動作幅度有限,故把骰子放在叮玲的臉上代表站立,放在身軀則代表蹲下。

MS06全裝備Bazooka,沒有帶上Machine Gun;RGM79也是全BEAM Spray Gun。兩者開始時都是在射程之外。



第一回合主要是移動,兩台先行的RGM79都找到了掩護,而MG06則守在右方通路,蹲下成了炮台。



第二回合開戰,RGM79開始發難,合力把最前面的MS06擊沉了,另外兩台MS06反擊,因有護盾與掩護的關係,RGM79-2(左邊那台)失去護盾受了重傷。



兩台RGM79立刻撤退,MG06唯有站起來追上去。因MG06小隊明白一打持久戰,RGM79就會觸發額外行動,那就會失去了優勢。




可是RGM79 2號機抵受不住,衝了出來,嘗試把打算包抄的MG06-4擊毁,卻反而中了MG06-5的Bazooka而退下火線。

接著RGM79-1利用後發額外行動攻擊MS06小隊,成功把打算包抄的MS06-4擊敗,打掉了MG06-5的左盾,卻身受重傷,只留下1點HP,在沒有盾的情況下選擇撤退,應該是打算重施故技,等待二連行動的機會。

在一對一的情況下,MG06-5追了上去,在三個回合後,在摩天大樓下追到RGM79,最後被Missile Pod擊中爆炸,MG06小隊在損失兩台的情況下慘勝。

#總結:RGM79的Beam Spray Gun大強,應該弱化;而MG06的Machine Gun可稍為提升,但Triple Missile 也應該弱化,這更新會在V0079.2進行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P01機體檔案: MS06

型號:MS06 (HG-040) 高度:12.5cm 引擎輸出:1000kw 移動速度:10cm / 每回動作 裝甲耐久值:5點 裝備 Shoulder Shield (HP:3) Spiked Shoulder Shield (HP:3/WP:200/NSW/CP:1/ER:10cm/SE:F) 120mm Machine Gun (WP:500/SW/CP:3/ER:50cm/BH) 280mmZaku Bazooka (WP:1000/SW/CP:4/ER:70cm/BH/SE:F) Heat Hawk (WP:400/SW/CP:4/ER:10cm) Triple Missile Pod (WP:500/NSW/CP:1/ER:30cm/SE:F&AA) 註: HP-耐久值 WP-每回攻擊時消耗Power重量(決定攻擊次數用) SW-需切換才能使用武器 NSW-無需切換即可使用武器 CP-攻擊傷害點數 SE-特別效果 ER-有效射擊範圍 F-命中後令敵機強制倒下 AA-無須直線發射 BH-可雙手持武器(+1顆骰子)

R03動作階段:移動

每個機體的移動,都會消耗動作階段中1個動作。 移動距離計算方式,以機體的Power作換算,(power/100)cm 圖1 例如RGM79,她的發電機能提供1200kw的能量,故每個移動動作移動距離的上限(max)為12cm;MS06的Power是1000kw,移動Max是10cm。 圖2 圖3 真實移動距離的量度可使用最普通的間尺,或使用一些App皆可。 量度步驟正如圖2及圖3,首先以前腳最前位置作起點,然後找出移動Max12cm,最後以同一隻腳的最後位置計算,把機體放置穩妥。注意:所有量度都有誤差,移動容許誤差+-0.5cm。 圖4 圖5 每個機體每個回合的動作階段都有3個動作,故此可以一連2個動作都是移動,正如圖4及圖5,可以把2個移動距離一併計算。 圖6 動作階段:移動基本上可以360移動,惟要遵守以下規則: 1.以同一水平面上移動 2.不可以超過移動Max距離 3.要以移動腳最前與最後的位置計算距離 4.每個移動動作不能轉向超過90度。 正如圖6,在每個移動動作只可作出少於90度的機體轉向。即若機體若要轉向180度,即需要最少2個移動動作。 另外,垂直移動(跳躍)與水平移動分開計算。 首先,若機體移動到障礙物的邊緣,即機體任何一部份幾乎與障礙物接觸時,就會考慮垂直移動。 機體的垂直移動能力的計算方法與水平移動相同。 圖7 正如圖7,平台的高度是11cm,RGM79便可以消耗1個移動動作跳上一 圖8 若平台高度超過每個移動動作的MAX,正如圖8的MS06,她要跳上高11cm的平台,就需要消耗多一個移動動作才能移動。 如此類推, 即每個行動階段的垂直移動距離 不能大於一3個移動動作的MAX。 圖9 垂直落下則沒有此限制,在任何高度下降僅需要消耗1個移動動作。惟到地面(結束此一動作)時,機體需任何一部份幾乎接觸障礙物。

R02基本規則:行動階段

當決定好行動的先後次序後,就進入行動各機體的行動階段。 各機體的行動階段大致可分為兩個子階段:動作階段及攻擊階段。 動作階段指進行機體移動,改變姿態、切換主武器這三個選項動作,這三個選項會另外的章節詳細說明其中規則。而一般來說動作階段可進行三個不同或/及相同的的動作,當然亦可以不作出任何動作,完結這子階段。 然後就是攻擊階段,此階段會以機體的Power及武器重量、性質、限制等等因素來決定攻擊階段的攻擊機會,這亦會另外章節詳細說明。而一般來說,最起碼會有一個攻擊機會,最多為三個,此一至三個攻擊機會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,當然亦可不作出任何攻擊,正式結束這回合的行動階段。 圖1:說明行動階段中的兩個子階段 舉例,例如在第4回合,輪到第4個行動的MS06-3號機,她配備了主武器120mm機關槍、副武器熱能戰斧,在第3回合結束時以蹲下姿態在RGM79的10cm外進行射擊完畢。 在動作階段,她選擇先站立,使用了第一個動作。然後以移動上限10cm向着RGM79的左前方移動,到達RGM79九點的方向。這時她可以在動作與動作之間進行不多於180度的轉向而不扣減動作。 她現在面向RGM79的左邊,然後最後一個動作是切換主武器由120mm機關槍變成近戰用的熱能戰斧。這樣就完成她的三個動作進入攻擊階段。 在攻擊階段中,她以熱能戰斧進行攻擊,可是在計算命中及受傷害度後,只能打破RGM的盾牌。現在第二次攻擊機會她以熱能向着左手攻去,終於能夠直接命中機體。 由於未達開動第三攻擊機會的條件,MS06-3號機結束這回合的行動,正如圖2。 圖2